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推动数字教材常态化应用 促进课堂教学融合创新

浏览量:944次

  10月15日上午,天朗气清,秋风送爽,中山市2021年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课例展示活动在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拉开帷幕,市教育技术中心游静副主任、吴宇清副主任,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数学教研员刘燕老师,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伟祥老师,东区街道教体中心教研员邓梦婷老师,水云轩小学林小舟校长出席了活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现场有来自数字教材16所试点学校的教师代表以及东区各学校的教师代表参加,近1000名学科教师在线上收看直播。

  水云轩小学熊艳老师现场展示了六年级数学《圆的认识》课例,她充分利用“粤教翔云”数字教材资源平台的资源以及功能,将数字教材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讲授和小测环节,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为参加人员展示了数字教材“创创用”的常态化应用模式。课后,黄伟祥老师和刘燕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他们对熊老师的数学课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熊老师打破了常规教学,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其中技术和硬件能巧妙结合,应用游刃有余,向学生展示了多个现实场景,让学生全面学习圆的知识。他们鼓励老师们要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利用数字教材等优质数字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探索。随后,水云轩小学科学学科代表赵丹丹老师和语文学科代表伍璧妤老师分别进行了经验分享。

  市教体局从去年起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规模化应用工作,并将该项工作申报为2020年度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师生免费开通“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账号,组织遴选了一批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试点校、种子校。水云轩小学是数字教材种子学校之一,该校率先开展了数字教材与学科融合,数字教材常态化应用和创新应用的探索,并结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将数字教材纳入到“整校推进”的方案中,形成了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大幅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新模式。相关做法得到了广东省教育厅国家课程数字教材项目负责人的高度认同。

  最后,市教育技术中心吴宇清副主任进行了活动小结,他表示,数字资源的融合创新应用过程是有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过程,水云轩小学利用现有的装备条件,实现流动平板电脑室周均150个课时的应用,让每位教师都可常态化地利用数字教材开展教学。他对这种“慧装备、慧管理、慧教研、慧学习”的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模式表示充分肯定。他希望其他学校也参考水云轩小学的模式,将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工程2.0与数字教材的应用有机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流程再造,融合创新,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变革。

  
  

  
  

撰稿单位: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撰稿人:赵亚琦校对人:周丽芬二审:汤翠檀三审:吴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