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研讨中进步 交流中成长

浏览量:974次

 

  精彩纷呈的中山市第二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比赛结束后,为充分利用优秀课例资源,加强教学指导,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市教研室举办了获奖课例观摩研讨活动。活动分小学和中学两个场次,小学场于2021年11月23日在东区朗晴小学举行,中学场于11月24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中山附属中学举行,全市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40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小学场的活动以课例《乐天诗与紫檀音》和《<禹贡>(节选)》拉开帷幕,东区柏苑中心小学张慧老师和中山市实验小学杨笑老师分别展示了民乐与诗歌融合、小组合作探究共读经典等多元有效教学手段的使用,上课的学生体验深刻,听课的老师备受启发。小学组的评委代表李亚利、朱华春、谷米亚三位老师从两个课例出发,深度总结和讨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等核心问题。当天下午,由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丛子伟老师做中心发言,肇庆市教育局唐文明主任开设专题讲座《诵读经典  传承文脉》,呈现了肇庆市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与成果。

  中学场首先由中山华附陈海燕老师和中山市体校蔡旻老师带来课例《<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和《诗经•卫风•氓》,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内涵,从中学会理性地思考生活中的亲情和爱情。中学组的评委代表唐文明、梁柳珍、王永林三位老师在点评中指出,中华文化灿烂悠久,老师们要读透读通相关文件要求,通过语文的、艺术的、心灵的教育,帮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变化。下午的活动中,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巫晓丹副校长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特殊孩子康复与成长的故事,肇庆市教育局唐文明主任的专题讲座《賡续传统,以文化人》分享了肇庆市的中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故事和相关课例。

  中山市教研室林晓洁老师通过三个关键词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一是“学以成人”,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要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如何成人。二是“以文化人”,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精神的依托。三是“学以致用”,希望大家把研讨中所学运用到将来的教学和生活中去,帮助自己和孩子们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

  

撰稿单位: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撰稿人:黄雪瓶,张俐校对人:林晓洁二审:郭跃辉三审:何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