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934次
9月28-30日,中山市第六届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举行。本次竞赛从9月份开始,经初赛、复赛与决赛层层角逐。最终20名老师进入决赛(初中12名、高中5名、中职3名)。决赛分为“心理健康活动课展示”和“心理健康教育故事讲述”两个环节,全面考察心理教师的综合素质。为了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各组别的承办学校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各个事宜,为比赛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
28-29日上午初中组的“课堂教学”展示在市一中举行。老师们与一中学子进行了有趣有料的互动与交流。“手机管理”主题,选手们主要从如何避坑短视频、如何对手机“喜欢有度”、找回被手机抢走的时间等角度深入。“生命意义教育”主题,选手们有的利用仓鼠历险记谈“生命的变化”,有的讲述如何在困顿中坚定“我就是冠军”等。每一位老师都积极关注课堂每一个孩子,上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课程。
29日下午,中职组的教学展示环节在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三位中职的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分别带领同学们探索了合理手机使用的方法以及生命的意义。课堂组织基于学生心理需求和关注热点,以学生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为核心,步步深入,向我们展示了三节生动活泼、注重实效的优秀心理课堂。
30日上午,高中组的教学展示环节在中山市桂山中学举行。选手们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借助角色扮演、精彩主题视频片段、表达性艺术治疗等方式带领学生寻找生命的意义、思考内心的真实需求。
30日下午,20位选手进入了“我的心理教育故事”讲述展示,选手们选取了不同视角诠释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从一两则关键个案阐述带给自己的触动和成长,有的讲述了自己从实习到成长为心理教师的心历路程,还有的讲述了从“道法课”到“心理课”的艰难蜕变,也有的讲述了自己与学生的关系的改变历程。参赛教师都能做到紧扣主题,娓娓道来,引起在场评委和心理同行的共鸣。
比赛邀请了三个组别的评委组长进行了点评。杨静宇老师指出“希望参赛老师们对于教学主题要有研究的姿态,反复斟酌概念的内涵,准确把握主题的主旨,同时希望老师们在活动设计上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宗旨,紧贴学生”。张环老师以高中组的课程为例,详细谈了如何将主题上得深入、深刻。陈晓新老师希望选手们在设计教学时,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考虑学生的学情,做到“眼中有学生,课堂有心理味”。
最后市教研室心理教研员梁剑玲老师对比赛进行了总结,“许多选手跟我说,本来以为自己做不到,结果自己做到了,并且比自己想象的要好得多,我们比赛的核心和落脚点不是名次,而是成长。这次比赛看到每个选手的背后都是一个团队在支持,一个选手的成长会带动一个学校的成长,一个团队的成长会带动中山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发展,这也是此次比赛最有意义的地方。”
课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比赛是教师直面自我、反思困惑、获得成长的捷径之一。不论是参赛者还是观摩者,心理教师要永葆对课堂教学的热情与探索,精心备课,用心研课,上出主题深度,上出自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