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以诊促建,让评价落地

浏览量:943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成立中山市学校诊断共同体,尝试通过共同体协同共进的方式,以学校诊断为抓手,提升中山市校园长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保育保教)、引领教师发展、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等六大职责方面的领导力,进而全面提升校园长办学治校能力。  

  10月10日,在市教体局二楼2号会议室,市教师发展中心举行了中山市学校诊断共同体成立仪式。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廖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教授李凌艳,原教体局二级调研员高科、市三名管理办公室主任周立胜、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部部长袁蓓、省市名校园长工作室主持人及学员共120多人参加了成立仪式,成立仪式由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洪世林主持。

  在成立仪式上,李凌艳教授受聘担任中山市学校诊断共同体特聘顾问,高科院长受聘担任共同体首席专家,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港口镇中心小学、南区北台小学获批成为共同体首批基地学校。市教育工委副书记廖诚对共同体的成立表述热烈祝贺,认为其意义重大,借助共同体可以让中山的校长从经验型逐步走向专业型;可以让学校管理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治理;可以让学校发展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他还对校(园)长们专业发展寄予厚望:希望校长们早日成长为会用数据说话、会用逻辑说话、会用理论说话的校长;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校、校长加入诊断共同体,壮大共同体。

  中山市学校诊断共同体成立仪式结束后,北京师范大学李凌艳教授做了题为《以诊促建,让评价落地》的主题讲座。李教授在开篇就提出校长要将办学治校个体经验上升为专业智慧和专业经验,同时要降低冰山效应,在学校管理中要努力获取全面而真实的信息。随后,她从科学评价是连接经验与实证的桥梁、理解新时代评价改革的要义、学校诊断的方法和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李凌艳教授的专题讲座引起了中山市校(园)长们的极大关注,他们纷纷表示学校诊断是学校走向现代治理的科学方法,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今后,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将以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部为依托,凝聚各类专业力量,在教师评价、学校诊断、区域教育质量优质均衡评估等领域进行深度布局,助推中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撰稿单位: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撰稿人:周立胜校对人:袁蓓,巩辉二审:刘欢桐三审:洪世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