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1082次
9月18日,2021年度中山市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活动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主要是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的通知》精神,促进我市网络学习空间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培育选拔优秀案例参加省级遴选。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全市近400名教师参加了线上培训,20位试点学校骨干教师参加了线下交流。
此次活动首先由中山市教育技术中心周丽芬老师介绍了我市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情况,讲解了《中山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2021年对镇街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实施细则的通知》中,网络学习空间推进的相关要求以及中山教育信息港网络学习空间的实名制认证过程与资源的共享等内容。
随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王冬青教授开展了“优秀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与应用”专题讲座。王教授围绕网络空间是什么,怎样建设优秀网络空间以及如何填报遴选材料三大部分展开。重点传授了学校建设网络空间的经验,并针对往年网络空间申报材料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接着,国家课程数字教材讲师周援星展开了“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应用平台培训,针对平台中师生互动,师师互动,学生学情数据等操作做了详细的介绍,最后还对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给出了建议。
线上培训后,王冬青教授与现场的教师就申报中的注意事项开展了答疑交流,两位2020年获得省级优秀空间的教师跟大家分享了申报的心得,王教授进行了点评。在场的教师表示此次培训干货满满,对他们申报材料的撰写以及后续在教学中开展物理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融合互动的应用帮助很大。
教育部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面向各级各类教育、全体教师和适龄学生,全面普及绿色安全、可管可控、功能完备的实名制空间。市教体局十分重视该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中山教育信息港的功能,为我市师生普及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提供了基础。信息港用户平台在2018年已实现了与国家资源平台、广东省资源平台、中山纪念图书馆数字资源平台(e启阅)、中山市精品课程等平台的对接,并在今年实现了与“粤教翔云”数字教材资源平台2.0和3.0版本的对接、“爱种子”教学平台等应用平台对接,用户可单点登录,直接免费使用各类优质资源。王教授对我市这种通过统一认证实现多个应用单点登录的做法表示认同,她认为这是推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创新举措,希望我市鼓励更多学校和教师开展网络学习空间的常态化应用。